你的位置:大发云各个平台网址和官方邀请码 > 新闻动态 > 过了65岁,高温天气宁可在家睡觉,也别选择在这2个时间出门!
过了65岁,高温天气宁可在家睡觉,也别选择在这2个时间出门!
发布日期:2025-08-16 20:38    点击次数:86

图片

高温天气,正是“暑邪”当令,暑邪本性阳热、升散,最爱侵犯人之心肺。中老年人本就心气不足、血管弹性下降,一受热,血液循环加快,心脏负担重,血压一升,分分钟可能出事。

哪两个时间最危险?

咱们中医讲天人相应,顺时而动,人活着要懂得跟自然节律协调。不是说太阳一出来咱就得干活,太阳落山才算结束,这种生活方式不适合老年人。特别是在三伏天!

图片

第一个危险时间:午时(11点到13点)

中医说:“午时阳极”,这一时段是阳气最旺、暑气最盛的时候。到了正午,天上太阳高照,地面温度也非常高,热浪滚滚。外有暑邪蒸烤,内有老人体质阳虚、津亏,双重夹击,身体很容易失调。

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的人,这会儿出去一趟,不等你回来,血压早就上去了,心跳快得像小鼓敲,严重的会出现胸闷、头晕、恶心,甚至中风猝倒。

所以老郭劝你,这个时候宁可在家躺着,也别出门买菜、遛弯、办事。

第二个危险时间:申时(15点到17点)

很多人以为,下午太阳也偏西了,也不那么晒了,就可以出门了。错!从中医角度来说,申时是阳转阴的关键节点,暑气和湿气交织,外界环境不稳定,对体内阴阳平衡影响极大。

尤其是这时候的“地表温度”往往还是高的,加上风少、湿重,身体容易感到疲乏、气闷,甚至发生中暑。

图片

中医怎么判断高温下的“中暑”?

中医讲“暑邪内侵,耗气伤津”。不像西医那样非得体温高到38度才算中暑,我们更早就能判断身体已经被暑气侵扰。像下面这几种症状,老郭一看就知道是暑热犯身了:

无精打采、懒得动,整天躺着;

口干舌燥、心烦易怒;

胸口闷得慌,呼吸不畅;

手脚发沉、出汗黏腻;

大便不成形、小便黄短;

这些就是“暑湿夹杂”的典型表现。高温+湿气,就是夏天的大毒。

高温天正确养生四不出门

午时不出门——阳极易耗气;

申时不出门——暑湿夹攻,伤阴伤肾;

不空腹出门——气虚无力,易晕倒;

不疲劳出门——劳倦易伤中气,加重虚脱风险。

图片

三清补

高温天要清热、清湿、清心火。不是吃西瓜、喝冷饮就能解决问题的。我推荐三个小方法,简单、实用、中医认可:

✅ 1. 喝三豆汤(绿豆、黑豆、赤小豆)

这三豆合用,利湿解暑、养心健脾,是夏日养生首选。不用天天喝,隔天喝一碗,放点薏米更佳。

✅ 2. 每日喝点“花”

每天喝水的时候,可以在里面加上热水里加几片干菊花、淡竹叶,清心火、祛湿气,还助眠。

✅ 3. 午睡别省

有些人老说“白天睡了晚上不睡”,但实际上,中医讲“心主神明,午时宜养神”,老人每天午睡半小时,是保护心气、稳定情绪的重要方式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相关资讯